龍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,多名前來就診的居民在診療室內排隊。剛做完針灸診療的黃菊紅熟門熟路地來到自助服務終端區,通過點擊智慧醫療多功能自助機上的幾個按鈕,不到兩分鐘就完成了結算支付。
立足于縣內醫療體系的信息化建設,龍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去年完成了掛壁機、自助終端機的建設,讓前來就診的患者除了可以通過人工窗口掛號、結算外,還能在大廳、門診科室門口進行自助服務選擇。龍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徐峰介紹,中心還有了一個信息化平臺,通過對就診患者的身份識別,讓醫生可以調閱省、市、縣、鄉、村五級醫療機構的就診歷史數據。
包括龍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內,去年全縣16家鄉鎮衛生院及3家縣級公立醫院實現刷臉就醫和信用支付功能的全覆蓋,全年完成30多萬人次的無卡就醫。縣衛健局黨委委員、副局長敖新華介紹,在基層就醫越來越便捷的同時,長興還進一步提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,尤其是專病中心和基層特色專科建設,“比如中醫院成為全省第一家市評的三甲中醫院。去年,長興所有衛生院都通過了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的檢查驗收,尤其是和平鎮衛生院位居全省前十。”
此外,長興還積極推動醫療就診向更前線推進延伸,2019年共增設水口、林城、太湖圖影3個急救站點,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面為40.32%。“去年長興縣域就診率達90%,基層就診率為67%。”敖新華介紹,2019年群眾對縣域就診滿意率保持在90%以上,硬件軟件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,初步實現老百姓就近看病、優質看病、方便看病的目標。